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返回首页 
南京大学童星教授为应急学院师生开展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人:乔大伟 供稿人:周慧敏,苏星宇 郭艳 发布时间:2024-06-11 点击数:

6月6-7日,应应急学院邀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于文综楼507室作题为“应急管理研究的理论建模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核、边界与发展趋势”学术讲座。该院党委书记谢玉芬、执行院长张小兵主持两场报告会,教职工代表和全体研究生参加学习。

6月6日下午,童星教授以应急管理关键问题切入,系统解析了应急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模方法。童教授以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分析框架和默顿的行为分析维度为引,对“两维四分”类型学分析在理论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进行了深入阐释。以循环往复的过程论研究为视角,详细剖析了“风险-灾害-危机”的演化逻辑,并构建了“风险治理-灾害救援-危机管理”的全流程应对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对立统一互动的矛盾分析法,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辩证研究思想的重要性。此外,童教授结合其团队多年的成功案例,指出研究中可巧妙运用“三国演义”式叙事方式,让理论研究更加生动鲜活。最后,他扼要探讨了类比式模型建构方法,提出了构建我国应急管理“彗星结构”模型的设想。童教授鼓励同学们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加强对新技术工具的学习,注重深入开展实践调研与科学探究。

6月7日上午,童星教授以“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核、边界与发展趋势”为题,在系统剖析我国学科管理演进基础上,提出构建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的要求和方式,并对公共管理学科及师生如何应对变化提供了策略建议。报告伊始,童教授通过对历次学科目录变化的分析,指出公共管理学科演进规律,并强调“强化一级学科、淡化二级专业”是学科管理的大趋势。在详细解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形成过程后,童教授总结了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的特殊性,并提出用求“最大公约数”方法寻找共同体的共享价值。接着,童教授以求“最小公倍数”思想为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划定疆域边界,鼓励共同体成员以包容的心态迎接和开展多专业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学术研究。最后,童教授对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的两种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详细论述了“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发展壮大”和“裂变式升级”两种趋势的具体表现,提出应在维系现状基础上适度发展,由板块结构演进为有机结构,以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为两条红线,延伸到应急管理等非常态管理领域,拓展到社会组织管理、数字公共治理、城乡公共治理、全球治理等新兴领域。

此次系列讲座紧扣学科,主题聚焦。参会师生纷纷表示,童教授的精彩报告不仅为应急管理学术研究所需的理论分析方法和模型建构选择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工具抓手,更为学院学科建设“入主流、强特色”打开了新的视野。该院将以此专家报告会为契机,坚持学科引领,聚焦短板弱项,强化内涵建设,努力使学科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迈上新台阶。

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风险研究基地主任,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独著或主编著作10余本,主编或参编教材近20本,发表重要中文期刊论文近300篇。获包括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多项科研奖励,以及包括全国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多项教学奖励。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一项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版权所有 © 2018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 邮编:4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