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冯曾威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发表了题为“New insights of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 China’s Yellow River Basin: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Contributor Identif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7.0,是JCR一区,中国科学院SCI二区TOP期刊。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了限制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深入揭示其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特征及其贡献因素对于降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维护其生态安全并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VSD模型、熵权-TOPSIS模型以及GIS技术方法,结合黄河流域69个城市2011-2020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开展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贡献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2011-2020年,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介于0.2875-0.4167,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就子系统而言,生态环境暴露度指数与敏感性指数整体均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适应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2)空间上,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呈“下游(0.4384)>上游(0.3527)>中游(0.3369)”的分布格局,其中,暴露度指数和适应能力指数均呈“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而敏感性指数呈“下游>上游>中游”的分布格局。(3)贡献度分析显示,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大子系统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贡献度呈“适应能力(49.97%)>敏感性(29.11%)>暴露度(20.93%)”的趋势。从区域差异来看,敏感性较强和适应能力较弱为流域上游脆弱性的主要贡献因素,暴露度较高是下游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贡献因素。从贡献因子来看,黄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因子主要体现在每万人年专利授权量(28.38%)、草地比重(8.85%)、人均GDP(8.29%)等因子上,说明流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土地覆盖状况等成为了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揭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识别其主要贡献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能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治理,维护其生态安全提供依据。
该论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实验室为署名单位,冯曾威为第一作者,杨小林为通讯作者,李世邦为主要合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BJY043)、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4-CXRC-06)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1470-160X(24)0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