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下午,应急管理学院于文综楼518室成功举办题为“安全风险认知与应对——应急能力提升”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杨小林老师主讲,全体研究生骨干参加,培训内容围绕公共安全框架、身边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展开。
首先,杨小林老师从宏观角度梳理了我国面临的四类主要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他指出,我国年均因灾伤亡超过百万人,经济损失超2000亿元,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同时新型传染病、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等风险交织叠加,凸显出当前社会风险复杂性与安全治理的紧迫性;其次,杨小林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识别身边的多类风险,并强调大家要学会“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围绕“如何应对风险”,杨小林老师提出“能力所及,施以援手”的基本原则,但也提醒学生理性判断、科学施救;最后,在针对当前应急演练“流于形式、笑哈哈应付”的现象,他呼吁学生认真参与演练,真正掌握逃生与急救技能,推动实现“急救现场化、民众参与化、知识普及化”。临近结尾,杨小林老师总结道:“学习很重要,生活更重要。唯有树立风险意识、掌握应对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本次培训内容系统详实、案例生动典型,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校园生活实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通过此次学习,大家对"风险社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安全风险的识别、防范和应对掌握了更科学的方法。大家深刻体会到,应急能力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必备素养,更是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此次培训为构建平安校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助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防范风险、守护安全。